時間 |
大事記 |
2012/02 |
根據讀者意見,經濟日報推出週六日改版計劃,將週六小開報(基金周報)改為理財周報;週六經濟日報策略選股改為房市快報;週日經濟日報主流股改為產業追蹤。 |
2011/12/21 |
經濟日報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合辦「動盪與突圍—2012經濟投資展望論壇」,為2011年終壓軸論壇,從總體經濟到個人投資,為民眾全方位掌握2012年投資大勢。 |
2011/12/15-16 |
舉辦2011諾貝爾大師論壇「跨越百年 再造榮景」系列高峰會第三場,邀請諾貝爾經濟大師皮薩里德斯來台舉行舉行台北、台中論壇。 |
2011/11/30 |
舉辦2011諾貝爾大師論壇「跨越百年 再造榮景」系列高峰會第二場,邀請諾貝爾經濟大師戴蒙德來台舉行一整天的論壇。 |
2011/10/25 |
與富邦金控共同舉辦Dan Fuss投資大師論壇,邀請在債券市場與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齊名的丹法斯(Dan Fuss)來台舉辦論壇,針對當前動盪的全球經濟金融情勢作精闢分析,提供前瞻性的國際視野。 |
2011/10/20-21 |
舉辦2011諾貝爾大師論壇「跨越百年 再造榮景」系列高峰會第一場,邀請諾貝爾經濟大師摩坦森來台舉行台北、台中論壇。 |
2011/10 |
兩岸新聞獎:經濟日報以《2011年博鰲論壇直擊》獲第十五屆兩岸新聞獎中:報紙新聞報導獎優勝。 |
2011/10/28 |
聯合報系經濟日報、經濟日報(北京)及香港經濟日報,聯合主辦的首屆「兩岸三地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匯聚中港台官方與媒體菁英,暢談金融合作與旅遊貿易前景。 |
2011/07-2011/12 |
經濟日報與期交所、期貨公會,及國內各大知名期貨商攜手合作,舉辦首屆「期股爭鋒擂台賽」,為國內首次舉辦的股票期貨競賽,總獎金及獎品價值高達250萬元,規模與獎項皆為業界首見。 |
2011/06/28-29 |
由聯合報系經濟日報、義聯集團義大世界、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聯合舉辦兩岸三地城市發展高峰會,探討後ECFA時代的房市走勢,與談人包括:京城建設總經理劉朝森、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泛喬公司總經理周和男、旭陽集團總經理夏智亮等人。 |
2011/05/17 |
舉辦兩岸經濟產業合作大趨勢論壇,由經濟部指導、經濟日報主辦,邀請推動大陸十二五規劃之智庫代表: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中國經濟50人論壇企業家理事會秘書長林榮強等人來台,進行全天的交流論壇。 |
2011/05 |
為服務讀者,經濟日報於週六增加小開報「基金周報」,於報紙內發行。 |
2011/04/28 |
舉辦2011華人經濟領袖論壇,以「兩岸投資大潮將起—後ECFA新挑戰新機會」為題,共同探討未來10到15年,中國大陸將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並成為全球投資關注的焦點。 |
2011/04 |
舉辦為期一整年的第二屆權民搶百萬,總獎金近800萬元,
是國內權證競賽最高獎金的賽事。 |
2010/06/28 |
二度蟬聯客家新聞獎首獎,以「創意客庄」主題獲得評審最高肯定。 |
2010/06/24 |
舉辦2010諾貝爾大師論壇,邀請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威廉森教授來台,舉行兩天的大型論壇。 |
2010/06/22 |
協辦國際經濟前瞻論壇,邀請大前研一博士來台主講。 |
2010/04/27 |
舉辦網路趨勢論壇,邀請噗浪(Plurk)共同創辦人雲惟彬與
台大批踢踢(PTT)創辦人杜奕瑾暢談網路未來趨勢。 |
2010/04/26 |
舉辦兩岸趨勢論壇,邀請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與首席顧問陳錦華來台談兩岸經濟合作願景。 |
2009/05/14 |
邀請新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來台舉行兩天的大型論壇。 |
2008/04/18 |
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斯金來台演講。 |
2008/01/02 |
全新改版,特別增加房產、科技、樂富、創業、知識五大專區。 |
2007/06/09 |
網路高峰會邀請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來台演講。 |
2007/04/20 |
慶祝40周/社慶,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德蘭來台演講。 |
2005/01/07 |
主辦第一屆「財富人生博覽會」,四天展出總計參觀人數逾34萬人。 |
2003/03/01 |
周末版推出「管理大師」、「行銷台灣」兩大張。 |
2001/05/07 |
再度大規模改版,彩色版面大幅增加,氣勢磅礡。 |
1999/06/25 |
由工商服務部負責籌畫執行「台北國際環保暨能源展」等三檔展覽共徵集數百家廠商,1400多個攤位的盛大規模為國內罕見。 |
1997/11/07 |
工商服務部獲得ISO品保認證,是國內新聞媒體第一個獲此殊榮。 |
1996/08 |
編輯部兩大中心調整組織架構,採訪中心的經濟、貿易兩組合併。 |
1993/08/02 |
編排形式由直排改為橫排,為創刊以來最大改變。 |
1993/01 |
採訪中心調整組織架構,從原來的十組合併為七組,即經濟、財金、
貿易、產業、證券、商業及地方。 |
1991/02/25 |
接受大陸讀者直接訂購,經濟報首次進軍北京。 |
1990/09 |
編印出版「常用經濟辭彙手冊」,為國內報紙創舉。 |
1989/04/20 |
單/廣告業績突破一億元。 |
1989/03/01 |
增加為7大張、28版,地方版分為北、中、南三版,加強報導地方商業新聞。 |
1989/01/20 |
成立經濟研究室。 |
1988/01/01 |
報禁解除,張數由3大張增為6大張。 |
1985/08/31 |
舉辦第一屆國際自動化機械大展,9天展期吸引20萬以上人潮。 |
1984/05/01 |
創辦「經濟雜誌」;商情報改為商業版,服務商業界。 |
1984/03/15 |
改用彩色印刷。 |
1982/08/04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萊恩教授為本報撰寫「現代經濟經驗法則」。 |
1979/06/30 |
與民生報合作,策劃國內首次世界汽車大展。 |
1976/10/20 |
籌編我國第一部「中華經濟/鑑」。 |
1975/01 |
台北市廣告商業同業公會統計,經濟報繼續保持各大報第三名。 |
1974/02 |
由聯合報、經濟報共同出資籌設聯經出版公司。 |
1973/12 |
年度發行量成長60%,廣告成長一倍,創我國報業紀錄。 |
1972/01 |
發行量躍升為台灣報紙第四位。 |
1971/11/20 |
與美聯道瓊經濟通訊社簽約,正式獲得其國際新聞稿在我國的發稿權。 |
1969/11/12 |
與國際發明專利中心聯合舉辦發明展覽會。 |
1969/03/05 |
聯合報、經濟報與本產經新聞、工業新聞締結為姐妹報。 |
1968/03/07 |
主辦第一屆國產衣料展覽會。 |
1968/01/01 |
成立工商服務部,為各報創舉,積極開發專業廣告。 |
1967/04/20 |
經濟報創刊! 發行兩大張,編輯方針:「為工業化添動力,為工農商作喉舌」。 |
時間 |
大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