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系教授 黃兆龍■
廢棄物資源化的步調,係隨環保署廢棄物管理政策而來,然而傳統廢棄物管理辦法容易造成堆置困擾及固化物劣化問題,衍生二次污染,甚至造成產生黑心材料的疑惑。只有最後處置的終點概念,徒增廢棄物管理上的難度,而2008年政府推出「工程零廢棄物」觀念後,廢棄物資源化的觀念才算定調,然而如何達成此一艱鉅任務,也是莫衷一是。
觀察台灣過去真正能夠有效利用廢棄物的方式就是「收破爛」的行業,有點類似國外跳蚤市場(Flea market),而一向我最讚賞的例子就是漁業專家能將魚鱗、蟹殼、牛豬的筋轉化成膠原蛋白或甲殼素的創意想法,廢棄物變成了高附加價值的美容養生產品,如此的作法就不會被罵成「黑心物質」或「有毒物質」了。在台灣另一項成功的例子,就是台灣使用了大量台電產生的飛灰廢棄物及中鋼公司的廢棄爐石,成功創造了強度高又流動性好的「高性能混凝土」,不僅強度由3,000磅/平方英寸3倍速提升至10,000磅/平方英寸,水泥用量反而由每立方公尺1,000公斤倍速驟降至300公斤,這當然是應用材料生剋之道,水泥排放的「鹼」與飛灰、爐石等「酸」,透過陰陽調和,滋生了至少20%的黏膠體,使得混凝土結構物強度愈來愈強,同時壽命也增加。奇妙的是這種「陰陽調和」之道,也正是古羅馬競技場、萬神殿、埃及金字塔至今數千年而不毀之主因,被稱之為「成長基因」不以為過。
|
卜作嵐材料(飛灰、矽灰、爐石粉等)原屬工業之廢棄物,現已被廣泛使用。 |
|
舉目望去,君不見高雄85國際廣場、台北101金融中心等摩天大樓、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之耐久性建物,都是這種構思下的產物。所以廢棄物資源化作法,首先應瞭解材料的基因特性,使性而為之,如此才能使工業大宗廢棄物,變成混凝土工程界的最愛,誰又會說廢棄物一定有害,而使品質不良呢?只要有創意思考的動能,「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是指日可待的,期望本文能夠激發「廢棄物資源化」業者能以此為例,全力以赴,造福人類!
台灣島只有一個,聚集了二千多萬人,隨著工業發展,各項公共工程建設的完成,大環境改變了,然而改變不了台灣特殊地理條件:地震、颱風的侵襲,造成土石流,淤泥於是堵塞了水庫,變成了「土庫」,有大量淤泥沉澱而影響水庫內的儲水量。另外新都會的開發,會產生大量垃圾及污水管線內臭氣沖天的污泥,而垃圾燒光了,成為大量有毒及含重金屬的焚化灰及渣,而電廠所產生的飛灰,加上工程施工造成的黏土等,這些就是所謂的「三泥二灰」。通常這些三泥二灰廢棄物不是被固化就是被掩埋,長久以後都將分解而造成土壤及環境的二次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將這些廢棄物或濃縮廢棄物轉成有用的資源,殊為重要,為台灣各大學研發中心努力的工作。
|
水庫淤泥輕質粒料及製成混凝土。 |
|
所幸三泥二灰中含有豐富的黏土質材料,很適合調製燒成陶瓷粒子,只要能夠搭配混凝土的「不老基因」配方,則又可造成輕質的混凝土。這種混凝土因為三泥二灰造粒燒製成粒料過程,把毒物化盡,表面又有陶瓷材面,所以不僅防火,又有隔音、隔熱之效果,加上質輕,所以又具耐震的效應,如果加上堆積技術,造成高強度混凝土,進一步結構體可以瘦身減肥,在節能減碳上提供具體的成效,這是一舉數得的貢獻。未來各地區污水管線陸續完成後,污泥量會大為增加,加上源源不絕的土石流、焚化灰等,台灣的砂石有機會被這些輕質粒料所取代。台灣將變成乾淨又美麗的島嶼了!敬請期待!
【 更多精彩、詳細內容,請看「時尚建材」會刊。下載「時尚建材」會刊(4.27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