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建研所綜合規劃組組長 毛犖、簡任研究員 廖慧燕■
緣起
我國推動建置無障礙建築環境多年,從中央機關至地方縣市政府及民間業界,皆投入不少人力、物力,惟從相關研究文獻、調查及歷年無障礙生活環境督導之報告來看,發現無障礙建築環境推動實務上仍有不少問題,而其中法令未盡完備為關鍵問題之一,有鑑於此,本所爰於94年開始有系統的進行無障礙建築環境相關法令研究。
法令系統修正建議
|
(圖一)馬桶兩側扶手 |
|
|
經蒐集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及法令制度比較分析後,參考美、英等國家之作法,建議無障礙建築環境法令宜分別訂定設置範圍及設計規定,其規範之範圍分別說明如下:
-
設置範圍(Scope):
何種建築物應設置哪些無障礙設施及設置之數量、位置等設置範圍規定。
如國民小學應設置哪些無障礙設施,及應設置之數量與位置等,宜訂定於建築技術規則。
- 設計規定(Technical):無障礙設施應如何設計以符合障礙者需求之設計規定,為考慮安全、便利須周延詳盡。如馬桶兩側之扶手,應距馬桶中心線各35公分(圖一),為避免技術規則過於龐大及利於因應科技進步隨時檢討修正,宜訂於設計規範。
依據前述分析,建議我國法令系統作如右上修正(如圖二)。
|
(圖二)我國無障礙建築環境法令系統 |
設計規範研訂及發布過程
依據前述修正建議,本所於95年進行「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研訂」計畫,研訂過程如下:
- 研擬草案:首先由研究小組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及設計規定,提出初步草案。
- 審查會議:再由專家學者、不同障別代表組成之審查委員會,並分別就討論主題邀請相關公會及業界團體逐條審查,計召開20次會議。
- 上網徵詢:將草案公布於本所網站上,以廣泛徵詢各界意見,計有16,000餘人次上網瀏灠,並提出不少寶貴意見。
- 修正會議:研究小組再參考各界意見,並召開6次會議討論修正後,於96年4月底完成草案,送請營建署進行法制化作業。
- 技術審議:營建署再召開9次審查會議修正後,連同建築技術規則之修正建議,送內政部審議。
- 發布實施:內政部於97年3月13日發布建築技術規則修正條文、隨後於4月10日發布設計規範,並明定該二法令皆於本(97)年7月1日正式實施。
法令修正重點及適用範圍
本次法令修正之重點,主要為依據前述法令系統,將無障礙設施設置範圍訂定於建築技術規則,至於設計規定則另訂於設計規範;同時修正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以降低對既有建築物之衝擊。
一、建築技術規則第十章「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
配合前述修正,在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十章之條文修正部分,主要包括在第167條,增列: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由中央主管建築機關定之,以明確設計規範之法源依據。另外,刪除168、169及171至177條有關設施設計之條文,及刪除第177條之一。
二、 已領得建築執照之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備與設施提具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
由於本次法令修正,有關無障礙設施之設計規定多較原規定嚴謹周延,為考慮既有建築物不易改善之問題,內政部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於97年5月修正發布前述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規定在97年7月1日以前已取得建造執照之建築物,除縣市政府另有規定者,只要符合原法令規定即可,無須依新法改善。
三、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
本規範之內容、適用範圍及考慮對象等說明如下:
- 規範內容:共分為九章,包括:總則、無障礙通路、樓梯、升降設備、廁所盥洗室、浴室、輪椅觀眾席位、停車位、及無障礙標誌,為強制性規定,另外附錄部分,包括基本尺寸、結帳櫃檯、服務台等則係提供設計參考。
- 適用範圍:以新建之公共建築物為適用範圍。
- 考慮對象:包括肢障、視障、聽障及暫時性行動不便者,儘量以通用性設計為目標。
- 規定方式:條文規定儘量詳細周延,並視需要以圖例輔助,以減少執行疑義。
後續工作
因應規範之發布實施,建築研究所與營建署配合建築師公會、地方縣市政府等相關單位團體,積極辦理宣導推廣講習,至97年9月底已完成5,000餘人次之講習,同時建研所之相關網站,也已有63,000餘人次上網瀏覽。
另外,為加強推廣效益,建研所並於本(97)年進行「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解說手冊」研訂,以設計規範為基礎,配合詳細解說、圖例及實際案例照片等說明,預定於11月完成,以提供設計圖四設計規範之坡道平台圖者及一般民眾參考,期使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可確實發揮效益,協助導引建置優良無障礙建築環境,作為我國建立福祉社會之基礎。
附註:有關建築物無債設施設計規範條文及相關資料可上本所網站閱覽。
網址:http://free.abri.gov.tw/。
【 更多精彩、詳細內容,請看「時尚建材」會刊。下載「時尚建材」會刊(4.27MB)】 |